防控为主!上半年共发生107起突发环境事件!

7月28日,生态环境部在7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今年上半年,我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07起,生产安全事故、交通运输事故是引发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原因。石油和化工行业作为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主体之一,在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、降低环境风险等方面,尚需要进一步加强。

石化行业突发环境事件高发

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,2020年上半年,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07起,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2.5%。其中,生产安全事故引发50起,交通运输事故引发42起,违法排污引发4起,自然灾害引发4起,其他原因引发7起。从事件原因上看,生产安全事故、交通运输事故仍是引发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原因,两者合计超85%。

尽管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总体有所降低,但是从事件发生原因来看,石油和化工行业仍占有相当的比例。特别是交通运输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,多数与危化品运输有关。

应急管理部公布数据显示,近年我国发生的危化品事故中,77%发生在运输阶段,危化品物流已经成为危化品安全中风险最高的一环。特别是以温岭“6·13”槽罐车泄漏燃爆重大事故为代表,上半年我国危化品物流领域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居高不下。

6月14日,交通运输部印发《关于切实做好危化品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紧急通知》,部署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工作。然而,据不完全统计,在“6·13”事故发生后,6月18~24日,我国各地又相继发生8起危化品物流安全事故,涉及的危化品包括乙酸乙酯、喷气燃料、液化天然气、汽油、三氟化氮、甲醇、液化石油气等。

预防与处置尚存薄弱环节

近年来,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出现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,包括渤海湾溢油污染、松花江水污染、常州外国语学校土壤污染等事件,引发社会高度关注。

业内专家表示,近年来由于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较大,不少化工企业加强了危化品安全生产的事故预防和监管,但是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相对薄弱。不少突发环境事件,由于并未出现人员伤亡,往往为化工生产和物流企业所忽视。

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就表示,在危险化学品运输方面,危化品从出库到入库,如果运输途经人流密集区或者水源地附近道路,一旦发生事故,危害极大。而且,一旦发生爆炸、火灾事故,就要进行救援消防,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。这些污水如果不妥善处理处置,就会对周围的地表水乃至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。

生态环境部应急中心有关负责人也表示,部分地区在组织开展环境损害评估时,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、评估内容不全面、技术体系不完善、信息公开欠缺等问题。

对此,生态环境部上半年发布的《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工作程序规定》和《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直接经济损失核定细则》明确提出,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发生后,应急处置阶段的直接经济损失,由肇事企业“买单”。

比如,饮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事件影响、临时启用备用水源铺设引水管网产生的费用,某些应急处置现场无可通行道路临时修建道路产生的费用等,也都纳入了应急处置费用。

需加强应急处置与协同监管

同时,各省生态环境部门也相继出台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,加强组织建设、应急演练,进一步提升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协同处置能力。

例如上半年江苏发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,在“组织机构及职责”中完善了应急组织体系,调整了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;“监控预警”中完善了信息监控和预警措施;“信息报告”中增加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快报的要求,对涉及饮用水源地、重金属排放、敏感事件、群体事件等九类情况提出快报要求,并对信息报告内容作了具体规定。

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,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,7月以来,山东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。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宋继宝到菏泽市,以“四不两直”方式暗访汛期环境应急工作,对菏泽市、县生态环境部门环境应急队伍进行了检验性拉动。随后,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还联合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,组织开展了油管泄漏着火等实战背景下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。

针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多、分布广,生态环境安全防控形势严峻、任务繁重,7月20日,宁波正式组建市环境应急“三库一队”(即应急专家库、应急物资库、应急信息数据库和应急救援队),将有效提升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对能力,从物资调度到救援处置,从信息支撑到专家指导,形成链条式的应急救援机制。

宁波市环境应急“三库一队”将构建具有宁波产业特色、环境应急特点和联系紧密、专业高效、24小时响应的环境应急专家体系,形成涵盖酸碱中和、絮凝沉淀、吸附净化、油污染处置、个人应急防护等13种、1.3万吨环境应急物资的保障体系,初步测算能基本满足各类型、各等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处置需要。

刘友宾表示,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并落实好“有事没事当有事准备,大事小事当大事对待”“五个第一时间”等有效做法,从严格环评把关、加强预案管理和预警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环境风险管控,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,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。

专家还提出,在危化品运输途中,应该强化全程跟踪管理,重点是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,生产、交通、公安、应急、环境等部门通力合作,才能保证危化品运输的全过程安全。

返回顶部